小米接下去要如何突围,雷布斯挺伤脑筋

05

一晃2015年已经过半,手机界的大乱斗还在继续,今年主要国产手机企业依旧提出“大跃进”般的出货目标。包括华为、联想、小米、TCL都将手机目标销量定为1亿台。上半年手机销量出炉后,华为可能是最开心的,越卖越好,五月份销量超千万,全球出货5000万台,而小米虽然仍是国内销量第一,卖出3470万台,但低于2014年下半年的3501万台,这是小米自2011年以来,首次出现了半年销量环比下滑的状况,今年要完成一亿的目标看来够呛。

IDC今年5月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一季度中国市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出现了6年以来的首次滑坡。小米的寒冬可能才刚刚到来,接下来的日子会越来越不好过的。

不过这个局面也不是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情。小米最初的风光有目共睹,说它是市场破坏者也不为过,是它第一次让大家知道手机可以这么造,也可以这么卖。但是这些事儿还真没什么技术含量,靠低价和饥饿营销赢得了一时,赢不了一世,拼低价总有人比你更低,饥饿营销玩多了,大家也会审美疲劳。果然没过多久,魅族也来了,乐视也来了,360也来了,酷派也来了,小米“独特”的价值曲线上现在已经挂满了蚂蚱。

这片局面下,米粉们真的有多坚贞?醒醒吧,低端手机市场的消费者还是价格导向居多!每家都吹自己手机有多好,此时消费者反而有理由相信,你们的手机都差不多,市场经济的好处也就在这里。

低端市场日趋饱和,同质竞争者的增多,都为小米敲响警钟,毕竟光发烧没用,赚钱才是真要紧。小米要如何突围?细数三大路线——高端、生态、海外,却发现,还真挺难的。

 屌丝高端机?

雷军做小米的时候就说要零利润,不靠卖硬件赚钱,而靠软件和服务,但是至少目前看来,他还是在靠硬件赚钱。赚钱还得数高端机啊,低端市场价格战搞得一塌糊涂,但是高端机市场岿然不动,还大有越卖越贵的趋势,市场调研机构CanaccordGenuity预计,今年第一季度苹果公司的营业利润是世界智能手机前八强厂商营业利润之和的92%,去年同期的这个数字为65%。鉴于苹果的市场占有率不到20%,这利润简直吓死人。为啥那么高利润,就是因为卖得贵呗!

所以进入高端机市场是小米支撑500亿体量的必由之路,但受限于安卓系统,本身定价能力就极为有限,更何况曾经令小米大红大紫的“屌丝神器”的印象此时却成为小米冲往高端机的玻璃天花板。小米卖得最好是红米,但我一直都觉得小米就不该出红米,出了六、七百块钱的红米,再想摘下屌丝的帽子让人买3000块钱以上的手机真的不容易,果然原本定价3299的顶配版小米Note最后还是止步于3000,售价2999。相比而言华为就自由的多,原本是机海战略,这时候转型聚焦中高端精品手机没人觉得违和。

智能生态靠谱吗?

雷军反复强调小米智能生态系统,所以小米卖电视、卖体重秤、卖手环、卖净水器、卖路由器、卖摄像头……几乎无所不卖!生态本应致力于给手机添人气,但小米给人的感觉就是“手机出货量放缓,莫慌,那就靠智能硬件来补呗”!雷军想用小米模式复制出100家企业,但如果这就是雷布斯的宏伟生态,那未免让人失望,真正的生态要将从供应商到消费者,把过程中会涉及的各种角色都考虑在内,因为在整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不对劲,都是危险的。比如苹果的生态就形成了开发者、应用、消费者的良性循环。

而小米的生态目前为止只是全靠产品堆砌的自娱自乐罢了,消费者完全置身事外,可以站在一边嗑瓜子看热闹,要是买了多半还是冲着便宜去的,而不是所谓生态。而且真正意在智能家居的消费者(就买了个体重秤的不算……)跟小米手机的用户重合度似乎不高。

我承认小米是厉害,是擅长打造“爆品”,但作为“智能产品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的小米,卖出几千万个充电宝真的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吗?且不说小米的一些产品并不成功,就算把所有“日常用品”都拿互联网思维做一遍,小米也还是没能解决生态问题,甚至会让人有“小米原来还做手机”之感吧!更何况产品屡次曝出抄袭、连插座都要来插一脚、“大象致力于踩死蚂蚁”的小米,大家究竟是敬佩的多,还是冷眼相看的多呢?

国内不行走国外?

国内需求放缓,将目光投向海外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一半江山在海外的华为着实让人羡慕,但是雷布斯的尴尬不仅在于Are you OK,还在于专利问题,国际化之路没多久,小米就在印度被爱立信起诉了。除了在亚洲有限的几个地区销售智能手机外,小米在其余发达国家均没有上市,原因也在于专利。

这是一个做手机太容易的年代,简单得让人忘了还需要技术这件事。“一夜暴富”的另一面是缺乏核心竞争力,之前网上就有传闻小米40%的专利居然都是净水器专利,虽然其统计方法有失偏颇,但是小米的专利困境是确实存在的。在这一点上,华为的表现就强劲得多,在2014年《专利合作条约》(PTC)框架下国际专利申请数量统计中,华为以3442件排名第一,继2008年后再次登上首位。也正是有专利的支撑,华为才能与国外品牌搏杀。

不过专利这件事的确是需要沉淀的,小米也正在抓紧补短板,在2012年7月4日之前,小米的发明专利数还是0,仅有少量外观设计专利和3个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但在10个月后,小米的专利申请已超过336个,其中发明专利297个。小米还参与投资成立了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定位就是做中国的高智发明,培育中国知识产权市场。2014年4月,小米联合中关村、北京区政府、金山、TCL等社会资本成立了中国第一只专利运营基金—中国睿创专利运营基金,由智谷负责运营。此外,智谷还组建了高端科研团队。

今年的麻省理工研究报告(MIT Technology Review)发布的2015年“全球智慧企业50强”名单,小米排在第2位,仅次于知名电动汽车品牌特斯拉。MIT给出的颁奖词是:理念超前的“廉价苹果”制造商,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智能手机厂商,450亿美元估值的行业领头羊。

虽然个人并不赞同这个排名,觉得小米当不起第二名,但小米已经走了四年,若说是昙花一现未免也太长了些,不过真的要做成世界级的企业,要做成500强,是时候该有“成长的烦恼”了。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