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汽车的最后赢家,是百度谷歌,还是福特通用戴姆勒?

你可能觉得无人驾驶还离我们很遥远,但巨头们的竞争早已开始,百度和谷歌两者近期的动作更是引人注目,整个市场因为它们的动作而变得紧迫感十足,仿佛明天无人驾驶汽车就要跑遍街头巷尾。但是事情真的像看起来那么顺利吗?无人驾驶圈的合作说到底还是一场貌合神离的游戏。

氢弹与原子弹

4月19日,百度副董事长、总裁陆奇在上海车展上宣布了一项名为“Apollo(阿波罗)”的新计划,即百度将向汽车行业及无人驾驶领域的合作伙伴提供一个开放、完整、安全的软件平台,帮助他们结合车辆和硬件系统,快速搭建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的无人驾驶系统,这是全球范围内无人驾驶技术的第一次系统级开放。

没过多久,Alphabet(谷歌母公司)旗下无人驾驶汽车公司Waymo就与打车平台Lyft达成了合作,共同推进无人驾驶技术。

有人将这种局面形容为“百度向无人驾驶领域投了一颗原子弹,而谷歌紧随其后投下了一颗氢弹”。因为阿波罗计划强调技术和软硬件平台,更多地是在对车企示好。运营和调度等更贴近消费者的关键环节是阿波罗计划没有触及的,而Waymo与Lyft的合作,直接将触角伸向了最终用户,被看作是对阿波罗计划的一种突围。

但其实很难说究竟哪一方的战略更胜一筹,因为Waymo和百度双方都只是根据自身所面对的商业环境,做出了相应的决策,而且决策背后是相当的无奈。

被逼无奈的选择

无人驾驶的市场主要分为科技公司和传统车企两大阵营。科技公司要从头造车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科技公司+传统车企”应该是最理想的合作组合,百度和谷歌是这么想的,但车企可不这么想。

谷歌一直都表示希望与传统汽车厂商和元件供应商建立更多的合作关系,加速推进无人驾驶汽车项目,并不希望传统车企因为互联网企业投身汽车领域而失业。

但是车企们却疑虑重重,福特、通用、戴姆勒等巨头都不敢错过无人驾驶的风潮,与科技巨头的合作可以轻轻松松地获取技术,但同时也意味着要将无人驾驶领域最重要的数据和系统拱手交付他人,一旦被科技公司把控住了这些信息,整车厂未来的话语权会一落千丈,因此他们对与科技巨头的合作都十分谨慎甚至抵触。它们更多地选择收购初创企业或者跟并不那么“危险”的科技公司合作。

谷歌最终只拉到菲亚特克莱斯勒为自己造车。与车企合作不成,谷歌又将目光投向按需用车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Lyft也不是谷歌的首选,毕竟它只是美国打车业的第二,谷歌最初想拉拢的是Uber。

2013年8月,谷歌把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投资,2.58亿美元, 献给了Uber。“无人驾驶+Uber”成为这次合作中最具想象的故事。Uber有着海量的人车数据资源,谷歌拥有雄厚的资金以及庞大的地图数据,二者的结合,很有可能颠覆人类的出行方式。

但这场“天作之合”并没有持续多久,谷歌开始进军打车业,Uber则开始研究无人驾驶技术,还挖了谷歌不少墙角,二者的官司直到最近才尘埃落定。所以Lyft实际上是谷歌仅剩的选择。

同样地,百度自己不造车,一直都在寻求与车企和硬件厂商的合作。2014年时百度迎来和宝马的春天,百度提供高精度地图和算法,宝马提供汽车和开放性接口,双方合作的一大成果是,2015年12月10日,一辆经百度改造的宝马汽车在北京完成了国内首次城市、环路及高速道路混合路况下的全无人驾驶,但是这场合作在2016年宣告破裂。

而百度的阿波罗计划,虽然看起来是很大手笔的系统开放,但实际上最终能吸引到的也只是国内的车企,它们正在发展自己的品牌,也意识到无人驾驶是未来的趋势,但技术研发能力较弱,百度可以帮他们快速构建起一整套无人驾驶的系统。出于跟和谷歌合作同样的顾虑,知名车企宁愿花费巨额的成本,也不会贪图唾手可得的资源。

各怀鬼胎的松散联盟

从百度和谷歌寻求合作的曲折经历,就能看出无人驾驶界的合作是多么“不靠谱”。

虽然现在做无人驾驶的公司那么多,但最终市场上能够留存下来的系统也许只有一两个,很可能是赢者通吃,胜出者将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因此任何一方都不甘在合作中退让,生怕为他人做了嫁衣。所以虽然无人驾驶圈最不缺的就是合作,但是这些合作却都是各怀鬼胎的松散联盟,当合作真正深入到系统层面,涉及最终的利益分配时往往不欢而散。

部分媒体把Waymo和Lyft的合作说得石破天惊,什么“Waymo+克莱斯勒+Lyft”,从系统到造车到用车形成了完美闭环,仿佛明天Waymo就要称霸市场。但其实除了谷歌,车企也早已看到了当无人驾驶技术成熟后汽车行业的新趋势,即按需用车,而不是购买汽车,Uber身上还有与沃尔沃和戴姆勒的合作,而Lyft的另一边也还牵着通用的手。

除了一对一的合作,行业里还有数不清的联盟。丰田与芯片制造商高通携手包括汽车行业、保险行业、信息技术行业、物流行业的其他25家公司组成全球汽车联盟。而奔驰、宝马和奥迪通过收购here地图,又形成了另一个联盟,随着英特尔、Mobileye、腾讯和四维图新的加入,这个联盟也日益庞大。5月16日,宝马、英特尔和Mobileye三方宣布引入德尔福(Delphi),将其作为合作三方最新无人驾驶平台的开发合作伙伴和系统集成商,实际上是在大联盟中又组建了一个小联盟。

这些公司个个都不容小觑,也难怪都敢放下话来2020年就要实现无人驾驶汽车量产,但也正因为个个都不容小觑,才更容易貌合神离。

无人驾驶圈的合作每天都在发生,又每天都在无疾而终,这些错综复杂,虚虚实实的合作,只有在触及利益划分的那一刻才会见真章。没有人可以预料传统车企和科技公司究竟谁能成为最后的赢家。商业的竞争让无人驾驶技术加速到来,但商业利益的分歧,同样可能使无人驾驶的实际应用迟迟难以落地。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易澄创新早餐:戴姆勒计划在华销售全电动汽车

maybach-62s-20_1600x0w


戴姆勒计划在华销售全电动汽车:德国戴姆勒公司计划在中国销售奔驰品牌全电动汽车。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了电动、油电混合等新能源类汽车全球最大的市场,2015年销量超过30万辆,大部分售价在25万元人民币以下。戴姆勒预期需求会向更高端的全电动和插拔式混合动力汽车转移。但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很大程度上受到补贴、牌照等政府政策刺激,而且政策集中于本土新能源汽车企业,奔驰电动车的市场份额或难以达到预期。
图片来源:网络

未来汽车的金矿,车企和科技公司想要一起挖?

 

1

最近,呆萌的谷歌无人驾驶汽车终于走出了加州进行测试。此前谷歌的口径一直是没打算把这个原型市场化,并且积极与通用、福特、丰田、戴姆勒等车企对话,寻求合作。不过据《卫报》披露,谷歌其实早就成立了独立公司Google Auto,还拥有相关执照,这意味着谷歌是有资质自行造车的。上周四Google X实验室政策负责人Sarah Hunter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增加无人驾驶汽车的产量,目的是让团队研究如何从无到有地造出一辆无人驾驶汽车,承认谷歌有自行造车和卖车的可能。此外,特斯拉、Uber也都在研究无人驾驶汽车。

而苹果造车的消息虚虚实实,虽然始终未得到官方的确认,但连奥迪的美国总裁都发话“不敢把它当传闻”。苹果与谷歌还各自拥有CarPlay和Android Auto车载系统。

自动驾驶和车联网技术被认为是未来汽车领域的重点技术。这也使得科技公司能够有机会涉足这个体量巨大的市场。与此同时,传统车企也在谋求创新。

戴姆勒集团首席执行官蔡澈(Dieter Zetsche)表示,汽车制造商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信息和科技对于新一代汽车而言的重要性,因此戴姆勒愿意与苹果、谷歌这些公司进行不同类型的合作,“谷歌和苹果希望为汽车提供系统软件,将它们的整个生态系统带到汽车领域。这对双方而言都是有趣的尝试。”但是“我们不希望成为承包商,不再直接关系到消费者,而只是向第三方提供硬件”。

所谓“合作”对双方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对科技公司来说,有观点认为他们只想占领汽车的那块屏,经过几年的高速增长,如今智能手机市场已经接近饱和,而汽车是另一个体量相当却尚未被开垦的移动端,这是一个将汽车纳入自己的生态系统的机会(注意与前文戴姆勒CEO蔡澈的表述的区别)。但是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么车载系统已经满足了需求。

今年3月份,库克宣布未来所有的主要汽车品牌都将支持CarPlay车载操作系统,全球四大售后车载模块制造商也都在开发CarPlay接收器。这其实已经是一种合作,合作伙伴都展现了极大的合作创新热情,很明显可以看到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苹果占主导地位。

如果只是想获得一块屏幕,科技公司就不会造车了。毕竟汽车不同于手机,用户对汽车最重要的需求是安全可靠,造汽车跟造手机不是一个概念的事情。虽然电动汽车使得汽车市场的门槛降低了,汽车制造也已经逐渐模块化,特斯拉也证明了从无到有造车的可能性,但是即便是一样的模块化水平,造车也比造手机要难得多。在那么费劲儿的情况下,还执着地要造车,很显然他们的野心不尽于此。

现在科技公司打算把自家的车用在何处尚不可知,但是如果科技公司的无人车真的量产上了路,这无疑会给整个行业带来震动,最直接的就是Uber离实现自己的终极愿景更近了一步,可以省去司机这个如今最难控制的因素和最大的成本,而实现更加彻底的上帝视角的调配,实时对接需求。

对车企来说,合作可以省去一些自己进行技术研发的精力。但是正如蔡澈所担心的,如果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会有沦为“生产商”的危险,正如手机的代工厂,所以它们丝毫不敢懈怠。

8月初,宝马、奥迪、戴姆勒三大德国汽车厂商斥资3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92.2亿元)联合收购了诺基亚Here地图业务,其竞争者包括Uber、百度、腾讯、微软等。本为竞争对手德企三巨头,却在此时选择联手收购Here地图,正是因为在自动驾驶汽车技术中,智能地图技术是重中之重。它可以为自动驾驶汽车提供实时的道路数据、导航信息等,并指导自动驾驶汽车进行前进、转向、躲避障碍物等动作。谷歌、苹果等科技巨头已经在地图业务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资源,这使得传统汽车厂商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车企虽然“热情”地接纳了科技公司的车载系统,但同时也在限制技术供应商访问这些数据的能力。一些车企已经明确表示,他们不会向苹果和谷歌提供来自方向盘、刹车和油门等汽车功能系统的数据,也不会向他们提供有关汽车里程的信息。车企所掌握的数据有巨大潜在价值,可作为车企研究和提供溢价服务的有力基础,同时也能够作为抵御科技企业的入侵的沟壑。

可见相比合作的意向,车企的防备之心似乎更重一些,这也难怪。

虽然传统车企比如奥迪、奔驰都已经出了自己的无人驾驶汽车,但是在这样比较颠覆性的领域,科技公司通常表现出比传统车企激进得多的态度——他们往往财力雄厚、没有现有业务的束缚,能够投资于着眼未来的项目。而传统车企则更希望受益于技术的最新进展给汽车带来的超额利润,因此如丰田的选择就是与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一同建造研究中心,开发智能汽车,丰田希望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帮助人们成为更好的驾驶者,通过渐进式创新保持行业的领先地位。

传统车企和科技公司两方都想抓住未来汽车的机会,但是两方的力量的不均衡与目标的分歧,都会使合作不那么顺利。不过,新力量的加入必定会给这个原本一直发展缓慢的行业打上一支强心剂,不知道消费者在面对未来汽车的选择时,会更信赖传统车企的沉稳表现,还是更青睐谷歌苹果的黑科技呢?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