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云音乐,单薄的情怀该往何处走

9月12日早间,阿里音乐集团与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共同宣布,阿里音乐集团与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双方达成版权转授权合作。

此后,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将独家代理的环球、华纳、索尼全球三大唱片公司与YG娱乐、杰威尔音乐、LOEN等优质音乐版权资源转授至阿里音乐,数量在百万级以上,同时,阿里音乐独家代理的滚石、华研、相信、寰亚等音乐版权也转授给了腾讯音乐娱乐。

从此之后,用户终于可以在阿里的虾米音乐收听周杰伦、李宇春、蔡依林、苏打绿等歌手的歌曲,而五月天、林宥嘉、田馥甄、李宗盛等歌手的歌曲也都会向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的用户开放。

对于用户来说这是一大利好,再也不用为了喜欢的歌手下载多个APP;对阿里和腾讯来说,它们也终于从旷日持久的版权争夺战当中走出来。

 

被孤立的网易云音乐

在这场合作当中唯一不开心的可能是网易云音乐。因为前不久它才因为版权问题被起诉。网易云音乐自有版权不多,其曲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正版音乐来自腾讯转授权,但网易在转授权过期后依旧在使用这些音乐,于是腾讯就涉及的几百首歌曲对网易云音乐提起了诉讼,与阿里转授权的合作也大有围剿网易的意味。

在网易云音乐出现之前,曲库+播放器的模式相安无事地走过了许多年,但网易云音乐通过歌单+乐评的模式异军突起,把音乐当做内容去进行社群运营。在网易云音乐,翻看评论甚至成了比听歌更有意思的事——坊间流传着一句话“十年文案老司机,不及网易评论区”,而网易云音乐也被用户亲切地称为“云村”。优质的UGC内容和极高的用户忠诚度都是网易云音乐重要的竞争优势。

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运营模式,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网易云音乐经历了爆发式的增长,2017年上半年MAU(月活跃人数)仅次于腾讯旗下的酷狗音乐和QQ音乐,而且依旧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在酷狗音乐、QQ音乐和酷我音乐的MAU同比增长分别为-1.7%,-9%和-12.5%的情况下,网易云音乐的MAU同比大幅增长了163.3%,俨然一个搅局者。

 

网易的版权短板

至少从目前来看,版权是网易云音乐的一大短板,这块短板该不该补呢?当然应该补,中国的版权事业好不容易才有些起色,怎么都不该拖社会主义后腿吧。拿钱去争版权并不现实,巨头间的斗争让版权的价格一路水涨船高,今年5月,腾讯音乐、旗下拥有百度音乐的太合音乐、阿里音乐和网易云音乐都参加到了环球音乐版权的争夺中,将授权费用从最初的三、四千万美元一直推到了3.5亿美元,最终是腾讯音乐拿下了这份版权。

在热门版权基本被瓜分完毕,腾讯一家独大的局面已经形成之后,大家也都达成了共识,那就是目前版权的价格虚高,“独家”模式可能是零和博弈,影响用户体验的同时也不利于整体产业的发展,以后各个平台之间的转授权应该会更加普遍。对于一些主要的版权,网易可以通过转授权的方式尽可能获得,但如果单纯依赖转授权的版权,网易还是会受到诸多限制,毕竟最重要的版权拥有者腾讯已将网易云音乐视为最大的竞争对手。

笔者认为,网易还可以继续走差异化的路线,聚焦在小众音乐的版权,比如民谣、后摇、金属等,长尾的需求不可小视,这些内容的版权不像主流版权那么昂贵,而且也很契合网易云音乐一直以来小众的定位。分享一首大多数人都没有听过的曲目到朋友圈再配上一段忧愁的文字,绝对让用户把社交货币赚得盆满钵满。

 

后版权时代的音乐人之争

版权之争告一段落,将促使在线音乐平台的玩家们重新思索发展方向,也意味着音乐平台的未来将更加理性,将越来越多的资源投入到整个音乐产业的其他部分,包括音乐人培育、线下演出等。除了小众版权路线之外,网易云音乐还可以成为新生音乐力量的孵化器。

传统唱片业和艺人流水线逐渐衰弱,选秀节目也再难掀起多大的水花,反倒是很多原创音乐人通过社交平台积攒了一些人气,巨星时代已经过去,未来的音乐市场可能是独立音乐人的天下。

网易云音乐的石头计划,虾米音乐的寻光计划,都投入了庞大的资源扶持独立音乐人。但网易独特的音乐社交文化更适合让用户去发掘并支持喜欢的音乐人——对于互联网时代的音乐宣传推广,没有比利用用户之间相互分享、转发更高效的途径了。网易云音乐上许多几万条评论的歌曲不是来自所谓明星,而是因为唱得走心。

 

结语

版权会在短期内成为网易云音乐的软肋,一定会有一部分用户因此离开,但如果网易云音乐能够根据自身的定位及时补救版权,同时借助当前竞争优势发掘优秀的独立音乐人,进一步形成差异化,一定能在长久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