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谁家的数字助手最抢戏?

在如今这日新月异的时代,想必大家对“数字助手”早已耳熟能详。数字助手,即借助实际载体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们进行交互并完成一定指令的智能系统。

据研究公司Ovum预测:至2021年,全球搭载数字助手的设备数量将超过75亿台,这一数字超过了当今世界的人口数。庞大的市场规模令各大科技巨头都按捺不住内心的小激动,纷纷抓紧布局这一领域,苹果、谷歌、亚马逊、微软等玩家“一个也不能少”。

 

群雄逐鹿

这场数字助手的风云战局中,Google Assistant、苹果Siri、微软Cortana和亚马逊Alexa正上演着群雄逐鹿的精彩大戏。

苹果于2011年率先推出Siri,引领了语音助手的风潮。2014年,谷歌推出了Google Assistant的前身Google Now。仰仗IOS和安卓系统智能手机的普及,语音助手的普及率有了飙升。

将数字助手放进手机,这几乎是科技巨头们在目前市场环境下最省时省力的做法。公司可以在不需要研发新硬件的前提下渗透进市场,它们只需要升级已有的系统或软件即可。

同样是在2014年,亚马逊的Alexa和微软的Cortana也陆续诞生。Alexa借助智能音箱Echo走入消费者的生活,在满足家庭自动化需求中有着不俗表现。Cortana则主要被使用在运行Windows 10的计算机和微软的Xbox One游戏机上。

 

合纵连横

市场中的玩家们拥有各自不同的资源优势:苹果和谷歌在智能手机领域瓜分天下,二者的手机用户覆盖面之广、数量之大让其不需要太过忧虑用户来源;亚马逊倚赖于自身庞大的零售网站数据库,在消费助手领域拥有一定的优势;而微软最大的优势则在于Cortana与旗下其他软件的整合。

显然,巨头们还不满足于现有市场的均势格局,亚马逊和微软于今年8月底做出了友好合作的决定——亚马逊的Alexa数字助手将和微软的Cortana相互兼容。尽管在云计算领域,亚马逊和微软一直竞争激烈,但在数字助手领域,这一合作将补强各自数字助手的功能。用户可以通过Alexa对微软的部分服务或软件进行操作,同时也可以通过Cortana进行购物或对家居设备下达指令。

 

应用场景的探索

凭借智能手机的基数,苹果和谷歌在数字助手的普及率占据了一定优势,但实际的使用率却远没有那么乐观。根据研究机构Creative Strategies的调查数据,约62%的安卓用户很少或偶尔使用语音助手,这一数字在iPhone用户中更是高达70%。

事实上,使用率的高低与使用场景有着紧密联系。用户通常使用手机接听拨打电话、收发信息、操作APP,在手机这个相对小屏幕的载体上,用户完全可以由手指进行更精准且快捷的操作,语音则显得有些“鸡肋”。

用户使用手机的场景一般会分为公域和私域。公域指如办公室等公共场合,在公共场合使用语音助手,难免令人觉得有些尴尬。私域指的是家庭、酒店客房等更私密的场所,用户也许更需要的是亚马逊Echo音箱(搭载Alexa数字助手)这种能控制各种智能家居的物联网接口,而非那些必须亮屏才能下达指令的手机语音助手。用户在不同场合对数字助手的不同需求显著影响着使用率。

巨头们应该也早已看透了这点,纷纷开始深耕应用场景,为打造自己的生态系统而布局。

亚马逊搭载了Alexa的Echo音箱最初的定位就是一台家庭只能设备,因此它的功能几乎完全为家居场景设计:只能用语音唤醒、可以设定闹钟、可以在亚马逊上购物、可以控制灯光门锁室温等……这些都是家居中细节又实用的功能。也许正因如此,亚马逊Echo在智能音箱领域已经完全处于主导地位。而这一主导地位将有助于Echo在未来成为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通过操控智能电视、智能冰箱、智能烘干机等一系列家用电器,牢牢占据消费者的房间,形成对各大智能厂商的商业影响。

汽车也是数字助手另一个重要的战场。苹果与谷歌分别拥有自己的车载系统Carplay和Android Auto,亚马逊也已经与福特汽车达成合作,将语音助手集成到福特Sync 3车载系统中。无论在家里还是路上,巨头们都希望自己的产品与消费者寸步不离,拿下与消费者的“对话权”,就拿下了他们的钱包。

面对数字助手这个方兴未艾的市场,各大科技巨头心怀壮志,如何在大势中找准自我位置,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还是要看各位玩家的精彩表演啦。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易澄创新早餐:苹果开放Siri和iMessage

20160616


苹果开放Siri和iMessage: 在WWDC 2016大会上,苹果宣布了Siri和iMessage在各平台的打通与开放计划。随着Google、Amazon和Facebook在AI领域的纷纷布局,曾经领先的Siri却还只是停留在“抖机灵”上,主要原因是苹果封闭的生态系统不能产生足够多的合作创新与应用场景。通过不同平台的打通和开放,苹果可以在现有的体系中获得更多的开发者支持,从而提升整个生态的获利能力。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