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澄创新早餐 2017.9.18-9.22

英特尔大规模进入高端芯片代工业务
 
英特尔正大规模进入代工市场,为移动和物联网设备的设计公司提供代工服务。在移动设备市场上不敌ARM阵营,英特尔决定放下身段,去挣ARM芯片厂商的钱。英特尔先进的制造工艺是其重要的竞争力,然而在代工业务领域,同样需要构建生态体系。台积电等老牌代工企业,早已建立了完善的生态系统。此外,出于战略竞争和技术安全考虑,高通、ADM等公司会对英特尔代工持谨慎态度,这也对英特尔想抢占高端代工市场的想法构成了挑战。
 
阿里成立现场娱乐事业群
 
阿里文娱成立了现场娱乐事业群,将大麦网、MaiLive和麦座三大业务品牌纳入其中。MaiLive聚焦于内容生产,而麦座则专注于娱乐场馆的智能化。随着大麦网的加入,现场娱乐最后的票务营销环节被补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价值链。中国现场娱乐市场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而如何运用生态系统牢牢把控住内容端和场馆端,将是赢得市场的关键。
 
玩具反斗城申请破产保护
 
美国最大的玩具连锁店玩具反斗城申请破产保护,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专卖零售商破产案之一。目前玩具反斗城拥有1600家门店和6.4万名员工,但在过去数年内,除了假日季之外,该公司长期处于季度亏损状态。随着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普及,现代消费者对于传统玩具的热衷程度正在下降,而电商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门店业务。如何开发满足市场需要的新品、实施全渠道的覆盖策略,并提升用户体验,是剩下的玩具零售商们需要共同面对的难题。
 
Google 11亿美金收购HTC旗下的Pixel业务
 
HTC与Google签署了合作协议,将旗下的Pixel手机开发团队以11亿美金的价格卖给了Google,Google同时将获得HTC部分非专属授权的专利。HTC与Google之间原本就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无论是最早的Android机型G1,还是后来的Nexus和Pixel,都由HTC代工。Google此举将进一步增强自己在手机产业链上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围绕Android生态系统构建自己的优势,从而与苹果、三星等公司展开竞争。
 
猫眼微影时代合并,光线成为最大股东
 
猫眼与微影时代合并,成就了一家独大的电影票务市场竞争态势。成为新公司主体的猫眼通过此次合并,获得了微信、QQ两个重要的流量入口。新公司的估值为136.6亿人民币,与去年微影时代的估值相当,可见市场泡沫正在破灭。此次合并更多的是资本的选择,猫眼能否在整合来自美团与腾讯的流量之外建立更多在电影票务市场的竞争优势,才是增加公司价值的根本。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天猫新开了奢侈品频道,但你可能看不到

天猫又放“大招”了,这次是在奢侈品领域。8月初,天猫奢侈品虚拟APP Luxury Pavilion上线。简单理解,它是天猫站内的奢侈品频道。

 

非同寻常的新频道 

Luxury Pavilion目前对品牌实行限量开放、定向邀约制,仅有少数天猫认为“够格”的品牌才能进入该频道。进入频道后,天猫对品牌所呈现的内容和电商推广的形式提出了“统一标准下的个性化要求”,即在维持频道高端风格的前提下,充分体现品牌的定制化元素。例如:对于品牌词的站内搜索体验,天猫可根据品牌要求进行定制化。

Luxury Pavilion品牌页

 

与此同时,天猫基于奢侈品的目标用户画像进行了对消费者的千人千面个性化展示。也就是说,并非所有消费者都可以在自己的天猫APP中找到Luxury Pavilion入口,仅有那些被天猫大数据分析定义为“奢侈品目标用户”的消费者才能找到频道入口。比如,天猫的部分淘气值达标会员、超级会员、APASS会员,以及在天猫上有足够活跃度和奢侈品搜索习惯的用户。

天猫APP首页的Luxury Pavilion入口

 

可以说,Luxury Pavilion的诞生不仅是一个新的天猫品类板块的诞生,而是天猫针对奢侈品的全套营销方案。

在品牌端,天猫从品牌筛选到内容和活动的品质把控,一系列严格的要求保证了频道本身的质量。频道风格与品牌形象的对位,使得那些被频道纳入的品牌们不用担心自己会“跌份儿”,也吸引着更多高端品牌纷至沓来。

Luxury Pavilion “SHOW”页面

 

在消费者端,精准的定向展示不仅令那些能够看到Luxury Pavilion入口的消费者找到了自我身份的认同感,也帮助品牌的定向营销及销售引导提高了效率。

天猫的奢侈考量

天猫此前表示,要将Luxury Pavilion逐步打造成全球最大的品牌自营奢侈品线上平台。

根据贝恩咨询的最新报告预测:2025年,25%的奢侈品会通过线上完成交易,与2016年相较,这一数字增长了逾三倍。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奢侈品行业的电商将会以两位数的比例增长。

伴随着移动电商在中国的高速发展,以及千禧一代“网络原住民”奢侈品消费习惯的养成,奢侈品电商在中国的发展势头也逐渐光明。天猫作为国内举足轻重的电商平台,不可能不在这“奢侈的红利”中分一杯羹。

对天猫来说,专门开设Luxury Pavilion奢侈品频道也与其“天猫品牌化”的策略相吻合。今年5月,天猫迎来了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品牌升级,完成了从宣传口号、视觉设计、平台产品设计到运营方向上的全面改版。

完成自身品牌升级后的天猫与之前相比,摆脱了困扰多时的“大卖场”的形象。在“理想生活 上天猫”这一新理念之下,无论是其平台的设计还是日常运营,都更加往品牌化的方向发展,力图紧跟“消费升级”的风口。现在的天猫正在大牌及精选品牌推荐、尖货新货首发预售、小众精品种草等方向上不遗余力地努力着。

此时加入Luxury Pavilion,通过奢侈品牌的影响力相辅相成地提升自身平台形象,对天猫来说是极具战略意义的一步。

 

奢侈品牌的借势而为

同样,随着中国奢侈品消费者越来越成熟,与品牌的接触方式也越来越多元且数字化,品牌也不得不考虑一些全新的与消费者沟通的方式。

背靠天猫的庞大用户积累和流量,奢侈品牌入驻Luxury Pavilion带来的不仅仅是营收,还有强大的曝光及外溢效果。

Luxury Pavilion的频道设置不同于以往的电商卖场,而是更接近于展示窗口。频道更多地是在品牌故事、时尚建议、主题展览中自然地植入商品,而非劈头盖脸地一上来就让消费者“人傻、钱多、买买买”。整体的内容呈现制式不仅更贴近奢侈品牌们的一贯风格,也更符合目标消费者们的品位与习惯。正是这种几乎是针对奢侈品牌的定制化内容制式,令许多“高高在上”的品牌们放下了对品牌形象受损的忧虑,愿意来天猫试试水。

Luxury Pavilion “SHOW”页面

 

一直困扰奢侈品牌们的还有淘系平台上的假货和代购问题。近年来,淘系两大平台淘宝和天猫都在试图整治奢侈品高仿和无信用代购。现在,品牌一旦入驻了Luxury Pavilion,则意味着该品牌在天猫上拥有了官方售卖渠道。天猫作为一个致力于推进消费升级和品牌化的平台方,势必将帮助品牌解决假货和代购泛滥的问题。

入驻Luxury Pavilion后,品牌也可以借助天猫已有的相对完善的电商运营系统和一系列流量入口。比起自己从零开始搭建并运营一个独立电商网站,对品牌来说,和天猫合作的成本当然相对较小,因此用于试水电商也是一个较为理想的选择。

更何况,天猫为了吸引更多奢侈品牌的到来,提供了相对灵活的合作方式。例如:8月中旬LOEWE就在天猫开设了自己的线上快闪店,以15900元的售价限量99只出售七夕款Barcelona手袋。快闪店从8月10日开设至8月19日,针对天猫的超级会员和普通会员进行了两波限量抢购。成功卖出限量款的同时,LOEWE的快闪店也让更多奢侈品牌看到了在天猫这一电商平台上进行效果测试及用户数据搜集的可能。

 LOEWE的七夕快闪店

 

毫无疑问,Luxury Pavilion的上线和奢侈品快闪店的开设只是天猫和奢侈品“甜蜜爱恋”的开始。随着天猫品牌化的推进和奢侈品牌对中国市场越来越深的了解,双赢的甜区必将不断扩大。

易澄创新早餐 2017.9.11-15

阿里音乐与腾讯音乐达成版权合作
 
阿里音乐与腾讯音乐就版权转授达成共识,阿里独家代理的滚石、华研、相信、寰亚等版权将与腾讯独家代理的华纳、环球、索尼、杰威尔(JVR)、YG娱乐等版权相互转授,从而结束了目前在线音乐市场相互割据、消费者需要下载不同应用的局面。阿里与腾讯在在线音乐领域的竞争推高了版权的价格,也降低了消费者的体验,从而损害到了自身的利益。通过此次合作,双方可以降低成本,发挥各自优势,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在这一生态中占得主动。
 
易买得将退出中国市场,正大参与接手谈判
 
易买得将退出中国市场,目前正在与正大集团谈判,将5家中国门店转让给后者。易买得在中国的亏损较为严重,主要原因在于照搬韩国的店铺模式未做足够的本地化定制,运营成本也较高,加之受萨德事件影响,业绩变得低迷。而正大集团在中国的业务以鸡肉和食品加工为主,但其有扩展产业上下游的志向。通过收购易买得,与旗下的卜蜂莲花相整合,可以帮助正大在中国市场实现更多业务发展。
 
腾讯谨慎对待微信广告投放
 
腾讯负责数字广告的高管表示,相比于在微信上投放更多的广告,腾讯更希望利用人工智能,以及通过在视频游戏中提供品牌的虚拟服装来增加广告收入。此举符合腾讯对用户体验的高要求。微信广告更多以直接推送的形式出现在用户的时间线内,有可能会对用户造成干扰。而游戏中的购买,更多地是满足了用户炫耀的需求,并不会对用户体验造成损害,相反可能会激发起其它用户的购买意愿。以社交与游戏发家的的腾讯显然对用户心理有深入的洞察,因而匹配了相应的广告形式。
 
日本企业希望打破三星对于有机EL的垄断
 
夏普正尝试与JDI在有机EL领域展开合作,以与三星等韩国企业相抗衡。有机EL面板主要用于智能手机,目前处于被三星垄断的状态,价格居高不下,供应量也有限。于此同时,JDI已经开发出新款的液晶面板“全面屏”,能将屏幕周边的边框部分控制在1毫米左右,且价格比有机EL低30%-40%,试图打破当前的市场局面。小米新款手机已率先采用了这一“全面屏”。在这一领域,供应商与手机厂商既有合作也有博弈,而既是手机厂商也是供应商的三星显然是各路玩家想要绕开的对手。
 
微信支付刷公交,腾讯进入第五城
 
腾讯与合肥市达成战略合作,在公交车上实现扫码付车费的功能。随着中国逐步进入了无现金时代,支付公交费用这一高频支付场景显然受到了支付巨头的关注。从技术角度来说,扫码支付乘坐公交的费用并不复杂,这一合作的背后更多的是原有制度迎合技术创新的过程。通过与政府层面的战略合作,进而接入公交支付体系,腾讯找到了加速这一过程的最佳实践路径。
 
图片来源于网络

QIM能够拯救老迈的QQ吗?腾讯的下一代社交应该是怎样的?

听说最新版的QQ——QIM正在内测,主打短视频的功能。虽然短视频风头正劲,但QIM真的够格成为下一代QQ吗?

我和我的同龄人在2012-2014年间几乎都从QQ转移到了微信,之后遇到的人也再也没有说“加个QQ”的,都说“你扫还是我扫”,所以一直以为有了微信之后,QQ的用户应该也跑得差不多了吧。直到有一天跟同事讨论“最高频使用”的应用,大家不约而同的认为第一是微信,但微信之后呢?第二是谁?是微博、外卖,还是打车?

讨论完上网一搜,才发现竟然是已经18岁高龄的QQ。在论坛基本覆没,贴吧挣扎求生,微博起起落落的情况下,可以说是流水的互联网,铁打的QQ了。QQ已经在8亿月活的规模上停了4年,依旧是当前中国活跃度最高的社交软件之一,仅次于微信。虽然老迈的警钟时时响起,但QQ谋求变革的路可不应该是追风口那么简单。

 

QQ为什么还活着

在微信的追击之下依旧稳稳走到现在的QQ一定有其存在的理由。

中等距离社交的需求

如果说微信代表的是最现实、最日常的生活,里面有你关系最亲密的亲人、小伙伴,以及生活中交流最频繁的同事、客户;而微博里是仅供围观,可能一辈子也不会有交集的大V小V,你在这里看看段子、追追爱豆;那么如今的QQ所承载的是中等距离的社交,QQ可能是中国最大的亚文化聚集地,你和QQ里的朋友基于兴趣联系在一起,不用保持实时的通讯,也没人在意彼此在现实中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可能除了这个共同的兴趣外毫无交集,但这不妨碍你们在这个虚拟世界的角落里谈天说地。一堆几百号人从早聒噪到晚的群聊,除了QQ,放在微信、微博都不合适。QQ其实也基于兴趣社交做了很多努力,比如QQ兴趣部落,就是一个让人快速找到组织的功能设计。

 

年轻一代的社交依旧从QQ开始

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我们这些“老年人”出走之后,新一代年轻人依旧会从QQ开始,把QQ当做社交的主场。

大多数人的第一款社交应用依旧是QQ,因为注册微信需要一个独立的手机号,门槛相对高于QQ,很多小朋友在有自己的手机号之前可能就有了QQ号。同时与父辈区隔开来的需求也使得他们会把社交的重心放在QQ,直到他们长大后进入“成年人社交”。

 

为什么QQ不应该变成QIM

无论是QQ还是微信,所掌握的是最基础的需求,就是沟通的需求,自我展示、信息获取等是在沟通的需求之后的,任何的产品都有其生命周期,但是沟通永远不过时,你可能不发朋友圈了但是你还在跟朋友聊天。所以无论QQ想要取悦什么样的用户,都不应该放弃或者弱化这一部分的功能。

腾讯于今年上线的TIM可以被看作是基于办公场景的定制版QQ,去掉了QQ的广告和娱乐功能,包括QQ会员、天气、QQ秀、个性装扮、空间和游戏等;同时也精简了公众号模块,整体视觉风格也更为简约。不过在删减了娱乐化功能的同时,它还增加两个在办公场景中经常用到的功能:在线文档编辑和日程,在最新的版本中,多人在线文档协作的功能,还增设了授权好友编辑的新模块,让在线文档更具私密性和协作性。

TIM与钉钉等办公软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后者着眼的是管理的需求,而TIM继续发挥QQ现有的优势,立足于员工沟通协作的需求,这样的TIM成功地激活了一部分原有用户,目前TIM有超过10 %的新增用户来自QQ非活跃用户,在未来也有可能不让迈入职场的人立刻远离QQ——这样便达到了QQ求变的目的:激活原有用户或是增强现有用户的黏性。

反观QIM,其中几乎看不到原有QQ的影子,QIM强调短视频功能,不仅如此,它还成了一个开放的平台,在对接原有的QQ的同时又引入了的粉丝体系,QQ消息和粉丝消息共存,好像一个QQ、快手和微博的结合体。

相机按键位于QIM整个页面的中心位置

这样的平台能够让老用户回归吗?恐怕不能,这摆明了就是一个更年轻的应用,如果这里的大V都是初中生、高中生,那我还是选择上微博看我的美妆博主。这样的平台能够增加现有用户的黏性吗?它也许能让有自我展示需求的年轻人玩儿得更嗨,但却并不适合承接现有的亚文化圈子沟通的需求,而后者是延长用户使用周期的关键。

短视频的确是当下最红火的东西,但它不是下一代QQ应该有的模样。

 

下一代社交该是什么样?

人们之所以从QQ转移到微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QQ上的关系和功能都变得日益复杂,而现在的微信正在面临一样的问题,你加了太多客户和一面之缘的人,朋友圈里也充斥着微商和碍于老板面子不得不转的软文,于是朋友圈三天可见的功能出现了。那么接下来,人们会从微信走向何处呢?

虽然拥有QQ和微信两大王牌应用,但社交反而越来越不完全被腾讯定义,而是变得“百家争鸣”起来,探探、 Blued、映客、狼人杀……接下来的社交可能是更细分人群的社交,也可能是呈现形式更多样化的社交。

面对越来越多元化的社交需求,Facebook收购Instagram和Whatsapp形成了自己的产品矩阵(试图收购阅后即焚的Snapchat未果)。如果说腾讯觉得现有的QQ太过老迈,又完全看好短视频的前景,那么它的确可以推出QIM,但其中的关键是把它定义为一个新产品,重新起个撇清关系的好名字,让用户知道这不是QQ,但是拥有从QQ转移过去的便利性,也可以找到QQ上的伙伴们,而不是把它强行塞在QQ的皮囊下,让QQ群的消息提示闪烁在一个完全“不QQ”的地方。

好吧,其实我是有私心的,我希望无论过了多久,当我想回QQ看看那里的旧时光时,都还能找到原来的路。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易澄创新早餐 2017.9.4-9.8

安永与Guardtime共建航运保险区块链平台
 
安永与全球最大的区块链公司Guardtime共同建设全球首个航运保险的区块链平台。全球航运巨头马士基、提供云计算技术的微软、美国保险标准协会、保险公司MS阿姆林、信利都参与其中。在该平台上,保险客户、保险经纪、保险公司与其它第三方机构将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分布式的分类账户相连,从而实现去中心化的信息共享。区块链技术与航运保险特点的适配度较高,而众多参与方的利益能否在这一生态系统中被合理地顾及,将是平台长久运行的关键。
 
乐高重组业务以应对数字化时代的到来
 
乐高宣布计划裁员1400人,并重组整个业务。随着智能手机应用的普及,视频、游戏等形式给传统的玩具行业带来的竞争,严重侵蚀了现有玩具制造商的市场空间。面对瞬息万变的数字化时代,乐高等传统厂商想要拥抱变革并不容易,其庞大而复杂的公司组织架构成为了公司顺应市场变化的最大阻碍。此番改组,就是要建立能更快对市场趋势作出反应的高效组织,以避免重蹈类似柯达、诺基亚的悲剧。
 
苹果可能修改保密条款以争夺AI人才
 
随着巨头纷纷进入人工智能领域,争夺人工智能人才成为了科技企业重要的任务,为此,它们不惜更改一些自己传统的准则。比如苹果正打算减少自己保密制度的严格程度,原因在于其看中的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教授和博士生,希望在加入科技公司之后,仍能经常发表论文、向公众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或者只是简单地讨论自己的工作。这些需求可能会与苹果现有的保密政策相违背,这也迫使苹果在两者之间形成妥协,从而加速推进自己的战略实施。
 
比亚迪第一条“云轨”在银川通车
 
比亚迪研发的第一条商业单轨“云轨”在银川通车。相比于地铁,建于城市上方的“云轨”造价只有1/5、建设工期只有1/3,同时开通之后也不会对现有的地面交通产生影响,是解决城市公共交通问题的优选方案之一。比亚迪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在中国的近20个城市建设云轨,也将开拓菲律宾等海外市场。由于电动车销量的低迷,比亚迪把更多精力投入了大众运输市场,使其技术积累与制造能力在新的市场获得商业回报。
 
兰州银行推出微信支付宝ATM提现被叫停
 
兰州银行推出在ATM机上扫码,实现支付宝与微信账户提现的功能,然而很快这项服务被有关部门叫停。有别于其他银行无卡取现的做法,兰州银行此举更像是把自己定位为了收单商户,通过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来获得收入。这一功能的推出与央行关于支付账户管理的规定有一定违背。然而随着第三方支付的普及,无卡交易已经逐步成为消费者的普遍诉求。监管方与被监管方,如何在金融管理和用户需求之间实现共赢,也许需要更多的博弈和创新。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王卡神卡到冰淇凌卡,移动联通电信费尽心思却无法脱离窘境

从王卡神卡到冰淇凌卡,移动联通电信费尽心思却无法脱离窘境

由中国联通和腾讯联合成立的运营中心开始职位招聘,专门负责火爆的腾讯王卡。使用腾讯王卡的用户将以最低19元每月的价格获得用于一个定制软件矩阵的4G免费流量,包括了微信、QQ、腾讯视频、王者荣耀等腾讯系热门应用,以及斗鱼、熊猫直播等非腾讯系应用。

除了腾讯王卡,联通还推出了和支付宝合作的蚂蚁宝卡,和京东合作的京东强卡,和百度合作的百度神卡,和与知名二次元视频网站哔哩哔哩合作的免流量卡,基本都是主打免流量或流量低价以及合作方特别权益。

鉴于如“王者农药”之类手游的火爆,和人们已经养成的随时随地看视频的习惯,这样的流量卡的确是一部分消费者的福音,笔者的一位朋友就购买了腾讯王卡,过上了双卡双待的生活。

从王卡神卡到冰淇凌卡,移动联通电信费尽心思却无法脱离窘境

运营商的窘境

但是这样的“创新业务”能够改变运营商的窘境吗?——基站越建越多,网速越来越快,但这些投入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利润增长,用户还永远都嫌网费太贵。

从王卡神卡到冰淇凌卡,移动联通电信费尽心思却无法脱离窘境

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已经基本沦为管道,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也许在全世界都是如此。中国的人口红利消失,运营商不得不挖空心思进行存量用户经营,无论是联通的各种宝卡王卡,还是移动的40G超大流量的冰淇淋卡,其业务本质还是流量的低价竞争,想从其他运营商那些抢些生意。但这些举措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运营商的管道命运。

“求变”的运营商

运营商不可能不意识到“管道化”的窘境,也在做出转型的尝试。

1、积极布局物联网

国内的三大运营商都在布局物联网,电信是其中最为积极也最具先发优势的。步入2017年以来,中国电信在物联网业务上更是动作频频。4月,中国电信在江西鹰潭开通新一代物联网(NB-IoT)网络,参与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启动了基于NB-IoT技术的各类智慧城市应用部署。今年5月,中国电信正式宣布建成全球首个全覆盖的新一代物联网商用网络。

运营商的优势在于现成的规模化的网络,但其劣势也十分明显,当运营商尝试从传统的基础信息提供商向物联网平台支撑者这一新角色转变时,需要重新建立一个生态系统,必然会与产业内的诸多玩家发生关系,但运营商最欠缺的恰恰是从物联网产业链中各个行业的角度去提供物联网服务,难以把握市场需求,难以开发出更完善、更贴近市场的应用。

2、流量+内容

中国移动还试图以内容改变管道化命运。2015年,中国移动咪咕文化科技集团正式挂牌成立,主要负责数字内容领域的产品运营和服务,旗下有音乐、视频、阅读、游戏和动漫五个子公司。与联通推出合作方定向流量包类似,移动也推出了咪咕视频、咪咕动漫的定向流量包。

从王卡神卡到冰淇凌卡,移动联通电信费尽心思却无法脱离窘境

今年咪咕视频购买了《权力的游戏》第七季的正版版权,只要成为咪咕视频鼎级剧场的会员,就可以免费观看。但是当前视频业已经过了群雄逐鹿闷头抢版权的时代了。爱奇艺、优酷土豆、腾讯视频、搜狐视频等“巨头玩家”包揽了约80%的视频流量,除了热门剧集的版权外,自制网络综艺、网络剧集的能力也成为了视频网站的重要竞争力。

但咪咕视频在和版权方的谈判上并无优势,当前又不具备内容生产的能力,单纯靠拼财力抢版权顺便拉动流量消费是高成本低收益的,而且运营商在用户洞察和建立生态系统方面的缺陷,从移动如何把“飞信”(又是一个暴露年龄的词)这张好牌打烂就可见一斑。

去年,美国电信巨头AT&T收购了时代华纳,从电信巨头转型为媒体巨头,在此之前,它还高价收购美国最大的卫星电视服务提供商DirectTV,这是美国运营商的转型之路,但是在内容生产和分发都被互联网巨头瓜分的中国,运营商选择这条路,可能并不顺利。

结语

运营商面对的可能是最尴尬的局面,从很久以前就看到灰犀牛缓缓走来,却无能为力,未来这种局面可能会愈演愈烈,在国外,谷歌和苹果都都在推动虚拟SIM卡的普及,作为管道的运营商还会离消费者越来越远。当前并没有什么解药良方,不妨先看看联通的改制能否为运营商注入一些新鲜血液。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易澄创新早餐 2017.8.28-9.1

微信支付接入App Store

继银联和支付宝之后,微信支付也接入了苹果的App Store。对于微信来说,这将再度扩大其支付场景,并增强对高价值客户的黏性。而对于苹果来说,其付费用户数已经达到了 1.85 亿,Apple Music 与 iCloud 的营收增长也相当可观,而多种支付方式的支持对于这一业绩有着不小的贡献。因而接入微信支付,有助于其进一步提升收入。腾讯与苹果虽然经历了打赏抽成的争议,但双方的业务资源有颇多交集,积极合作是必然的选择。

Uber、Waymo都在推进自动驾驶数据的可视化

Uber 正在使用 Web 式工具提炼自动驾驶汽车收集的研究数据,将它变成视觉图像。巧合的是,《大西洋月刊》最近也刊发一篇长文,说 Waymo 开发了相似的平台。科技巨头都在尝试将数据可视化,为未来的用户提供更接近真实环境的使用体验;同时让自动驾驶系统在更加逼真的图景中进行测试,从而提升技术的可靠性。处于对安全性的要求,自动驾驶技术需要在安全且与显示匹配度较高的环境下进行测试,技术手段的创新是实现这一条件的最佳路径。

富士将斥巨资用于战略收购

富士胶片宣布将在三年内支出45亿美元,用于战略收购。随着传统胶卷业务的萎缩,曾经的影像巨头面临着转型的迫切压力。而与胶片业务有交集的医疗行业,成为了富士胶片特别关注的领域。去年富士胶片曾以13亿美元收购了武田旗下和光纯药工业71%的权益,也曾竞购东芝医疗系统但被佳能击败。通过收购也许可以暂时缓解财务危机,但如何把自己的传统优势整合进新的业务,发挥收购的最大价值,是富士胶片重要的课题。

丰田投资Grab并与其开展合作

继去年与Uber合作,将车辆租赁给Uber司机之后,丰田汽车又投资了东南亚的打车软件公司Grab。丰田的此次投资不止于扩大自己车辆的用户群体,丰田将在100辆Grab上安装跟踪设备收集司机的行为数据。这些数据将帮助丰田和Grab洞察司机的驾驶行为,继有助于丰田自身的制造改进,也为下一步开拓基于使用的保险、融资等业务提供了参考依据。

科技巨头纷纷推出数字助手产品

数字助手已经被各科技巨头寄予希望,承担未来消费者与企业自身生态系统的连接角色。Google的语音助手Google Assistant将可以与家电设备整合,未来消费者可以直接通过语音命令控制洗衣机、烘干机、吸尘器等设备。于此同时,亚马逊的语音助手Alexa与微软的语音助手Cortana将可以相互通话,前者可以通过后者实现预定行程等商务功能。而在国内,阿里巴巴、小米、联想也纷纷推出自己的数字助手设备。与各自生态系统的整合程度将成为数字助手未来重要的竞争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