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啥不愿意像换iPhone那样换你的iPad呢!苹果很着急!

封面+2

几年前,平板电脑被誉为科技领域大事件,人们认为这一革命性的设备将给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这些“陈旧”的设备以致命一击。确实,平板电脑的开局的确无比瞩目,iPad发布当年,销量就达到1500万台,2013年全球平板电脑市场出货量则超过了2亿台。

取代笔记本电脑的预言话音未落,平板的颓势却比想象中来得更快。IDC在2013年曾经预测,到2015年全球平板出货量将达到 3.3324 亿台,超越PC 出货量。但其发布的最新报告直接打脸,今年第二季度,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仅为4470万台,较去年同期的4800万台下滑7%,较上一季度也萎缩近4%。而PC虽然也在下滑,但6610万台的出货量还是优于平板。

这种颓势连一向点石成金的苹果都无法幸免,在PC出货量下滑的情况下Mac还在逆势上扬;但在平板界,iPad却是“领跑”了下滑,下滑从2014年第一季度之后就开始了,今年第二季度iPad的出货量仅为1090万台,较去年同期下滑了26%,市场份额为24.5%,而其巅峰时期的市场份额超过30%。市场份额第二的三星的出货量同比跌幅也超过了10%,反倒是微软、华为、LG、TCL这些小玩家还在增长,然而因为所占份额较小,于大局无补。

人们此前看好平板电脑时是这么说的:便携、便宜、成千上万的应用支持,这使得平板电脑取代 PC,越来越受到消费者亲睐,查查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听音乐、看电影。但是事实是,平板成了真鸡肋。

IDC 分析员 Ryan Reith 曾表示:“对许多消费者来说,一部平板电脑就是简单而优雅的解决方案,实现此前 PC 所擅长的核心用途。”首先,姑且不论平板到底能不能实现PC所擅长的核心用途(至少在办公领域并没有),PC向移动端转移的浪潮是毋庸置疑的,但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转移到哪儿?

最初平板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在于尺寸的差异化,它比手机要大,比电脑要小,但在功能上跟智能手机并没有特别大的差异,前文所提到的平板能够“简单而优雅”地解决的功能,智能手机几乎全部都能做到。所以从目前的分工来看,占领办公需求的仍是PC,而智能手机用于移动端的日常通讯娱乐,那么平板电脑呢?对于很多消费者而言,约等于看视频,甚至这一功能也在被大屏手机取代——手机屏幕越做越大,连尺寸的差异都在被弱化,iPad mini 7.9英寸,iPhone6 Plus 5.5英寸。三星GALAXY Note4有 5.7英寸,三星最小的Tab是7英寸。

此外平板替换周期长也导致了其出货量增长无力。替换周期长的一大原因正是他的鸡肋处境。看个视频玩几个游戏而已,相对低频使用,不需要多厉害的配置,没必要换最新款吧;日常带在身边出镜用作“炫耀”的也是手机不是平板,很多人都是iPhone一路从 4换到了6,而iPad还在最初的起点;厂商每一年推出的新产品都只有小幅度的调整与升级,很难说服消费者淘汰旧机购买新机。

正是越来越没必要买,买了也不会换的两种尴尬,使平板前途渺茫。

但平板的复兴也不是无迹可寻,让我们回到故事的最开头——平板被看做PC的接盘侠,既然如今PC死守的是办公领域,那么平板或许能靠生产力救赎。

那么就不得不提到微软的Surface,Surface的发展历程跟iPad刚好相反,微软Surface第一代在发布后的一两年情况十分艰难,普遍不被业界看好。最初人们是这样吐槽Surface的:

去年,也就是2014财年,微软的Surface平板电脑业务依旧处于亏损之中。自该公司在2012年推出第一代Surface平板电脑以来,Surface已累计给微软带来了17亿美元的亏损,许多人建议微软放弃Surface。但万万没想到,几年之后,在平板市场持续萎缩的情况下,今年的Surface竟然逆市上扬。今年,随着Surface Pro 3和Surface 3的上市,Surface在营收方面开始持续保持超过100%的同比增长,为微软贡献的收入也增加到了9亿美元左右。根据来自上游供应链的业内人士预计,这一产品品类在2015年的出货量有望超过400万台,较2014年增长1倍。

而曾经“太像PC”的槽点也正是它如今可能逆袭的原因,10.8英寸屏幕、全尺寸USB3.0端口、microSD读卡器、并运行着完整版Windows操作系统,它就是不够颠覆性,就是很像笔记本,但是人们需要的可能就是这样一个工具。在企业级市场更是如此,相比于iOS系统,企业显然更乐意采用与PC一脉相承,兼容性更好的Windows系统。而Win10的全平台策略也为其增加了卖点。

可能是看到休闲娱乐的路子不太管用,企业们都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商务平板,今年三星就推出了商用手写平板电脑Galaxy Tab A plus,即将到来的iPad Pro似乎也将走这条路,但是所谓商务平板不是装几个办公软件就算数了,以当前的iPad为例,可以下载Office软件,能做PPT,Excel,但是人们始终无法在iPad“正经”起来。一是它没有实体键盘,只能戳一下,再戳一下,而对于专业操作来说,快捷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二是它无法适应多任务,在电脑上的我们都习惯了好多窗口切来切去,但是iPad还是全屏的使用场景,并且无法快速切换。

而第三点也是最硬伤的一点是应用间的孤岛状态,iOS 隐藏了文件系统,将数据内容绑定到特定的应用,在大多数情况下,每个应用只能使用自己创建的、或者单独添加给自己的那部分数据。在手机里会让人觉得非常整洁有序,但是在办公环境下就不是这样了。

然而,在传统的办公环境中,一个项目的文件理所当然地应该被放置在同一个项目文件夹里,然后通过各种应用相互配合来处理各自对应的文件,并在各个文件之间交换和共享数据。用多个程序互相配合处理同一个对象的做法相当常见,比如将一个 Word 文档输出成 PDF,然后用一个软件对该 PDF 进行注释,用另一个软件截取该 PDF 中的数据图表放进 PPT,再从该 PDF 中复制出几个数据来粘贴到 Excel。但这些相当“日常”的操作在 iOS 中变得非常困难。所以很多人预测,未来推出的iPad Pro可能会用OS X系统来取代iOS以适应办公需要。

所以平板的未来可能在办公,而真正能适应办公需要的必定是和PC更接近的平板,至少要满足前文的三点需求。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都跟PC似的,那为啥还要买平板呢?

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好好上个网呢?

tessa-010507-bird

我所在的城市,上海,这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在全面推进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并在排名上颇有所成之后,现在又将目光投向了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最近习大大视察上海时曰:“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引领,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三大目标是:1.具有全球影响力;2.聚焦科技创新,突出创新驱动发展;3.充分体现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

科技、创新、全球,这三个词一放,脑子里立马蹦出另一个词——互联网。互联网让世界变小了,让异国恋不那么难熬。互联网让硅谷闻名世界,也成就了BAT,让中国在这一波浪潮中能迎头赶上,不落后于人。如今的中国,最被热议的是互联网企业,最抢手的是程序猿,最潮的名词是B2B,O2O,P2P……

上海这个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自然是离不开一个开放的互联网的,但是今天,我却意外得知,在这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一些上海电信的固网用户发现,海外网站的访问速度越来越慢了。经过多方打探,他们又得知,如果不在网络套餐费用之外多交一份钱的话,他们今后可能将无缘这些网站(是之前可以上的网站,不是被墙的),受到影响的网站包括国外大学官网、企业网、技术交流社区等等。

当时我就震惊了。我自己也核实了一下话题中提到的那些网站,现在是可以打开的,不过很慢;但电信确实是在推它额外付费的新业务。而最可笑的是,中国电信的口号还是“让世界触手可及”……

放眼看去,全球最具创新力的国家和地区,瑞士、英国、瑞典、芬兰、荷兰、美国、新加坡、丹麦、卢森堡、中国香港——这些2014全球创新指数(Global Innovation Index,简称GII)排名前十的国家,它们的政府通过多种立法和管制手段来塑造市场参与者的动机,创建了各自的创新生态系统,围绕商业气候、商业成熟度、年轻一代的创造力和创新启动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的鼓励创新政策,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国家创新力的提升。这些国家无一例外地拥有完善的通讯技术,信息得到开放与共享。201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的主题是:创新中人的因素。正是因为开放,所以它们的青少年才能有更广阔的视野,同时,它们能够吸纳和聚集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

至于上不去外网的上海,只能“恭喜”它又向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迈进”了一大步了。

可能有人觉得罪不至此,毕竟这只是电信一家在“闷声作大死”,联通还是好好的,一开始我也是这么想的,想着运营商日子是得有多难过,才会这么变着花样地想赚钱。但是会不会有那么一天——“电信不让上外网的时候,我们没有作声,因为我们可以用联通;后来联通也不能上了,我们没有作声,我们想着还有移动;最后移动也不能上了,已经没有人为我们说话了。”

为什么电信觉得它们有权力这么做呢?这简直是中国网民经历的最奇葩的事:外网不止被行政命令“封锁”,还被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歧视”。其实,正是政府的态度塑造了行业参与者的态度,让“外网”成了一种生财之道。它们是觉得既然鸟儿已经被囚禁在鸟笼当中,那么当然可以落井下石,拔它几根羽毛也无所谓,它大概也不会痛,即使疼痛也无法反抗吧?

互联网的要义是什么?是开放、是平等。

然而在这里,从高墙树起的那一天起,人们就被很直白地告知,多给钱你才能看到外面的世界。

所以去年举办的乌镇互联网大会是件多么讽刺的事情。大会主题是“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出席嘉宾共有一千多名,来自全球近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由中国官方举办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互联网大会。在大会的那几天里,那个小小的江南古镇,是中国唯一能够通过正常渠道登陆 Facebook,登陆 YouTube 的地方,这是为互联网大会搭建起来的“偌大的局域网中的互联网梦境”,国内国际的互联网巨头在里面指点江山,而古镇外的13亿人依然被困在局域网里无法挣脱。

所有的这些通往平等世界的不公平,若非要强加一个温情脉脉的解释,那大概是要激励人们努力提升花式翻墙的姿势水平吧。

 

图片来源:网络

推出了“人民优步+”的Uber:估值500亿的理想国

1

8月底,Uber(优步)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上线了它的拼车服务“人民优步+”(Uber Pool),这就是Uber中国战略负责人柳甄前段时间接受采访时所提到的“大招”。在讨论这项新产品之前,让我们先看一下Uber现在的状况。

8月初,有消息人士称Uber已经完成新一轮融资,这次融资让创建才5年的 Uber 估值接近510亿美元,超越了小米(小米在去年12月完成了新一轮融资,估值为460亿美元),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初创企业。然而不久之后又出了另一则新闻——Uber内部文件曝光,文件显示,2013年,Uber的亏损达5600万美元;2014年第一季度,亏损就达到了5100万美元;2014年第二季度亏损更多,达到了1.06亿美元。亏损的这些资金,主要用于扩张的补贴。

新闻一出,一时间出现了不少质疑的声音,Uber一边融资,一边大手笔烧钱,然而补贴真的有意义吗?补贴一停司机会不会跑光?乘客会不会跑光?估值510亿的Uber到底要能给投资人带来怎样的回报?

首先要明确一点,Uber发补贴的本意绝对不是让司机赚得更多,而是要营造起一个生态系统,Uber的生态中包括:Uber叫车平台、司机(和他们的车)、乘客和政府。面对全世界政府的打压,Uber的态度是带领司机和乘客们“闹革命”。只作为平台的Uber自己不拥有司机,也没有乘客,所以作为生态系统的领导者,它要培养起这两方,最终达成三方共赢,补贴其实是领导者为了建立生态系统而转移的一部分利益。

要让乘客打车总得首先有车可打吧,所以Uber才会用疯狂的补贴来招募司机,这样当乘客因为一时好奇或是一张五十块钱的打车券打开Uber时,看到屏幕上一大堆缓慢移动的的小车时,会觉得“哎哟不错嘛,居然已经有这么多车,似乎很靠谱又很方便的样子”,这种印象真的很重要,前不久去厦门旅游,因为那里没有Uber,只有滴滴打车和神州专车,于是特地下载了神州专车,但在城区打开了一次十分钟都没有司机接单之后,我们就再也没有用过这项服务了。

有车可打的便捷本身就能吸引一部分乘客,再提供一些优惠,乘客的数量就会大大增加,而需求的增加和高额的补贴,又会让更多司机觉得有利可图而加入。由此形成的循环可以快速地建造起一个生态系统。

在中国,在滴滴和快的夹击下的Uber正是利用其本土化业务“人民优步”成功地圈了一块地。人民优步的门槛超低,本地牌照本地人,5年内新车,车价不能低于10万元,只要这些硬件没问题,直接在网上提交注册资料和一些文件,再去参加个一小时左右的培训就可以当人民优步的司机了。虽然车费比出租车还便宜,但是会有2-3倍的补贴,对完成订单多的司机还有额外奖励,因此人民优步的司机数量迅速增长。而乘客方可以以低于出租车的价格享受优于出租车的服务,有时候还能打到彩蛋——酷炫的司机和酷炫的车。

于是乎人民优步一时间大发展大繁荣,据传现在杭州人民优步司机的数量已经是出租车司机的3倍,高峰期一天能发展500人,而乘客的范围也从白领扩展到了学生和其他群众。

那么问题又来了,现在的这个生态是靠补贴建立起来的,供需之间是不匹配的,补贴总是暂时的,那么补贴停了之后会怎么样?

不可否认,虽然总不乏有情怀的、闲得慌的、富得掉渣的司机,但大多数司机还是趋利的,是看到Uber有利可图所以加入,还总有“机智”的司机利用刷单来多赚一点是一点,连彭博社都撰文介绍了Uber中国的刷单热潮。在其他公司还在持续补贴之前Uber的补贴是不可能停的,只可能逐渐降低到相近的水准,在降低至停止补贴的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洗掉一部分司机,但是会洗掉多少很难说。

专职做司机的只要比出租车赚得多就会继续,而且往往投入的固定成本高(为了开Uber特地购置了车),不容易退出;最有可能被洗掉的是人民优步中的高档车型,它们的油耗和保养花费比较多,是真的是有可能会亏本;而那些有赚头的兼职司机,可能是从月入两三万到月入一万,再到月入三千,但是具体哪个值是他们放弃的临界值不得而知(此处还应考虑机会成本,我曾遇到司机说不出来开车就打麻将,一打麻将就输钱,所以开车即使赚得少或不赚钱也优于打麻将输钱)。而乘客方,除了新用户和介绍新用户的,Uber官方对乘客已经没有补贴了,当前留下的用户已经是真正被培养起了用户习惯的,有经济基础的持久型选手,是真正的“目标客户”。

特拉维斯在接受采访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竞争的看法:“当行业内的公司发展到烧钱已经不是必须的时候,补贴就会慢慢的往下将。但这同时,由于已经培育起来的消费习惯,整个专车市场的体量是在不断增大的,每个司机的行程更多,司机的收入也不会因为补贴减少而收 到影响,相反司机能赚更多的钱。

Uber一直试图运用看不见的手来做一些事情,比如在国外“实时定价”,就会出现很有意思的局面,Uber的官方定价下调导致需求上升,此时车价又自然上调,最终定下来的价格是真正反应供需的。综上所述,如果补贴停止,司机和乘客都会不同程度地减少,到时候是可以通过调节来达到生态平衡的。不过Uber的野心显然不尽于此。

同样面临着营利点的难题,Uber不像滴滴快的那样发展快车、代驾、顺风车、巴士……而是一直专注于人民优步,柳甄认为“目前Uber对于中国市场的专注点就是怎样在5分钟之内有一辆车到达你面前,实现你经济、可靠的出行目的”。人民优步是防止滴滴快的的垄断而圈起的一块地,接下来推出的Uber Pool才是Uber的大招。Uber原本将人民优步定义为拼车,但它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强调这个属性,因为Uber Pool才是真正的拼车。

Uber Pool将由多位乘客拼车合乘,共享重合路程,共同承担车费。如果人民优步是“车主+乘客”的拼车行为,那么Uber Pool就是“车主+乘客1+乘客2”的拼车行为。乘客只需要选择App中的Uber Pool按钮,输入自己的上车地点和目的地,一键呼叫司机便可成功上车。司机接载乘客后,可能会在行驶过程中接到另一个乘客的拼车订单,系统会根据两位乘客的行程安排计算最优化的路径,显示在司机的导航系统中,司机可依据导航接载第二位乘客,分别将两位乘客送到目的地,完成整个行程。每位使用Uber Pool的用户仅可和一名朋友一同登车,为可能到来的拼车伙伴留下合理的空间。Uber Pool的价格至少比人民优步便宜30%,不过可能需要多等几分钟,毕竟是实时的运算。

这款新产品于2014年4月5日在美国旧金山发布并开始内测,之前已在旧金山、洛杉矶、纽约、巴黎、奥斯丁等五个城市运营,在旧金山占到Uber在该市总订单量的50%。现在落地中国成为“人民优步+”。

在这样的情况下,乘客付得少了,订单变多了,路上的空驶少了,司机赚得多了(跟没有补贴比),用更少的车就能满足需求了。Uber内部的数据显示,通过拼车合乘,Uber Pool在美国旧金山、法国巴黎等地实现了乘客付出价格近乎减半,而司机收入提升的运营效益。

再开一开脑洞,当一个城市里所有的车都被这样“上帝视角”地实时调配,那么就能达到资源配置最优,可能就不需要那么多公交车和地铁了,堵车的情况也将大大改善。当Uber能够实时对接人和车之后,它还能做的事情就更多了,送快递、搬家、送外卖这些就再也不只是营销的噱头了,而是运力充分利用的题中之义。Uber还在研发自己的无人驾驶汽车。最终可能都不需要司机了。到时候Uber想用平台费或者其他方式赚钱,都轻而易举了。

这就是特拉维斯的终极愿景,相比较滴滴快的和在其他行业疯狂烧钱的企业,Uber看似天方夜谭般的长期目标其实反倒明确些。所以对于巨额亏损,Uber的新闻发言人也是这么回应的:媒体透露的数据是陈旧的,没有任何意义。对于一个以“指数级”速度增长的公司,凭一个陈旧过时的数字下结论简直是个笑话。在任何一个创业公司看来这是基本常识:先融资,再投资,高速增长,之后盈利,让投资人得到长期的回报。这不难理解,亚马逊也是亏损专业户,但投资人还是对它的未来充满期待。

Uber的故事讲圆了,是不是让人觉得心潮澎湃?只是不知道在Uber达到它的美好明天之前,还得烧多少钱,以及投资人的耐心能不能等到那一天。

被抢购的日本马桶盖也担心被颠覆?因为他们的通讯业就是这么死的!

封面日本作为一个小小的岛国,却创造出很多产业的传奇。前几天看到新闻说截至2015 年 7 月日本的温水洗净式智能马桶盖“卫洗丽”出货量已经累计超过 4000 万台。但90% 以上的卫洗丽产品被认为是在日本国内销售,其在日本普通家庭的普及率已接近 80%。对公司而言,之后的关键是要扩大海外的销量,如果商品独自进化而不进行海外推广,很可能又会“加拉帕戈斯化 Galapagosization ”。

加拉帕戈斯是太平洋上的一个群岛,每个岛上的物种都与世隔绝,有独特的进化轨迹,自成体系,如果到别的岛上便很难生存,如果有适应性更强物种入侵,也很容易面临崩溃。加拉帕戈斯化是日本的商业用语,即日本企业在孤立的日本市场下,独自进行“最适化”,本土发展很成功,但丧失和区域外的互换性,难以面对全球竞争。

日本电子消费品行业是加拉帕戈斯化较为严重的行业,其中通讯产业的发展历程正是一个剪影。原本在自己的特定环境下形成了强大的封闭生态系统,外界难以复制和入侵,但是当另外一个体系健全且具有强大适应性的生态系统参与竞争时,便遭遇溃败。

为什么在日本本土非常成功?

日本的手机市场长期处于日本最大运营商NTT DoCoMo的控制之下,NTT DoCoMo最著名的是1999年启用的i-mode模式,它将互联网和移动电话的优势结合起来,跨越了产业的边界,从而开辟了一片蓝海,可以上网的手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i-mode也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移动互联网最先进的样本。

i-mode 定制手机中都有“i-mode”键,轻轻一按就能获得互联网的主要功能,i-mode充当信息管家,连接到预先定制和许可的网站,获取最常用的服务。当全球其他地区的人们还只是把手机当成是打电话发短信的工具时,日本人早已经在手机上发邮件、看新闻、听音乐、打游戏、买商品了。2006年1月,i-mode作为世界最大的无线网络访问方式(登录者数45,687,117人)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

i-mode的成功不仅源于其先进的理念,更因为运营商成功地塑造了整个生态。运营商的力量非常强大,所以能高度控制包括手机硬件在内的整条产业链——从基础网络提供、i-mode平台设计、到平台上的内容生成、搭载i-mode的手机生产,再到手机的销售。NTT DoCoMo作为生态的领导者,提供通讯网络和内容平台。在内容上,给内容提供商设定开发规则;在硬件上,则通过定制的方式向手机企业采购手机;在销售层面,将手机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提供给代理商/用户,其中的差额就是用户享受的手机补贴,同时给代理商丰厚佣金激发代理商销售相关产品的积极性。

但它后来又是因何溃败的?

NTT DoCoMo靠着i-mode赚得盆满钵满,这让迟迟无法打开网络服务局面的海外运营商十分羡慕,但无论是海外运营商对i-mode的模仿(比如中国移动的移动梦网)还是NTT DoCoMo自身的出海都屡屡折戟。在i-mode鼎盛时期,NTT DoCoMo曾经与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几十个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的运营商合作展开i-mode的服务。但截止到2007年,在日本以外的17个运营商的i-mode用户加起来还不到800万——而在日本一个国家i-mode用户就超过了5000万。这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合作运营商在当地的力量不像NTT DoCoMo在日本市场的这么强大,不足以支撑整个生态系统。而在日本这个封闭市场中风生水起的i-mode,也为自身在智能手机时代的溃败埋下了隐患。

日系功能手机的兴盛得益于i-mode,但生态系统领导者过于强势,也使手机产业难有大的突破,致力于延续性技术研发,沉醉于对手机各功能部件的打磨,彩屏、翻盖、音乐……这些都曾是世界领先的技术——索尼的摄像头到现在还是各大手机厂商高端产品的标配。但是这种功能提升的研发成本非常高,而且一味埋头苦干缺乏对消费者需求的真正感知。很多消费者在硬件上其实是被过度满足了,而对软件的需求却未被充分挖掘,被i-mode“一手遮天”。而在海外,产业的变革通常是由手机企业挑大梁的。

 

在苹果推出iPhone、Google Android开始增长的2007年,日系手机还未察觉到趋势的变化,彼时索尼移动处于于索爱营收破纪录、利润强劲的喜悦中,也就促成了坚守功能手机Walkman音乐手机系列、CyberShot拍照手机系列的战略。然而当iPhone在2008年被NTT DoCoMo的竞争对手软银引入日本之后,就势如破竹占领了市场,2013年底iPhone的市场份额已达70%,要知道诺基亚可是在日本踢了铁板的。

同样是手机霸主,为什么孤岛日本曾经成功抵御住了诺基亚,却抵御不住iPhone呢?

日本在移动互联网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形成了生态闭环,诺基亚想要单凭手机一项想切入市场自然不可行,这根本不是一个层面上的竞争,除非自愿加入这个生态,接受运营商的掌控。但是iPhone则不一样,iPhone是自带生态加入竞争的,NTT DoCoMo也想要引入iPhone,最终却因苹果的种种“蛮横”要求而拒绝,这其实是双方对于生态系统领导者角色的博弈。而引入了iPhone的软银是以让位领导者角色的代价来打击NTT DoCoMo,虽然运营商最终沦为了管道,但是却让软银跃居日本运营商头把交椅。

iPhone和i-mode其实是非常相似的模式,都是打破个人电脑与移动电话的边界(iPhone甚至要感谢i-mode为自己培养起用户习惯),iPhone对于i-mode算不上是破坏性技术,但是iPhone的体验要好得多,给生态系统的各方的自主性也更大,于是从开发者到消费者大家纷纷倒戈。此外,以硬件作为主导使标准很容易统一,运营商主导则十分复杂,这个特点也使得iPhone不需要太多投入就能走遍世界。

在打击过后NTT DoCoMo终于决定与iPhone合作,日系手机最终也放弃了自有操作系统的研发而采用安卓系统,但是日本通讯的辉煌时代,却再也回不来了。在这个故事当中,i-mode模式开辟的蓝海和iPhone的生态系统领导力都是行业值得借鉴的宝贵财富。

 

封面图为加拉帕戈斯群岛特有的一种陆龟,达尔文在它们身上发现了生物进化的秘密

图片来源:网络

未来汽车的金矿,车企和科技公司想要一起挖?

 

1

最近,呆萌的谷歌无人驾驶汽车终于走出了加州进行测试。此前谷歌的口径一直是没打算把这个原型市场化,并且积极与通用、福特、丰田、戴姆勒等车企对话,寻求合作。不过据《卫报》披露,谷歌其实早就成立了独立公司Google Auto,还拥有相关执照,这意味着谷歌是有资质自行造车的。上周四Google X实验室政策负责人Sarah Hunter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增加无人驾驶汽车的产量,目的是让团队研究如何从无到有地造出一辆无人驾驶汽车,承认谷歌有自行造车和卖车的可能。此外,特斯拉、Uber也都在研究无人驾驶汽车。

而苹果造车的消息虚虚实实,虽然始终未得到官方的确认,但连奥迪的美国总裁都发话“不敢把它当传闻”。苹果与谷歌还各自拥有CarPlay和Android Auto车载系统。

自动驾驶和车联网技术被认为是未来汽车领域的重点技术。这也使得科技公司能够有机会涉足这个体量巨大的市场。与此同时,传统车企也在谋求创新。

戴姆勒集团首席执行官蔡澈(Dieter Zetsche)表示,汽车制造商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信息和科技对于新一代汽车而言的重要性,因此戴姆勒愿意与苹果、谷歌这些公司进行不同类型的合作,“谷歌和苹果希望为汽车提供系统软件,将它们的整个生态系统带到汽车领域。这对双方而言都是有趣的尝试。”但是“我们不希望成为承包商,不再直接关系到消费者,而只是向第三方提供硬件”。

所谓“合作”对双方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对科技公司来说,有观点认为他们只想占领汽车的那块屏,经过几年的高速增长,如今智能手机市场已经接近饱和,而汽车是另一个体量相当却尚未被开垦的移动端,这是一个将汽车纳入自己的生态系统的机会(注意与前文戴姆勒CEO蔡澈的表述的区别)。但是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么车载系统已经满足了需求。

今年3月份,库克宣布未来所有的主要汽车品牌都将支持CarPlay车载操作系统,全球四大售后车载模块制造商也都在开发CarPlay接收器。这其实已经是一种合作,合作伙伴都展现了极大的合作创新热情,很明显可以看到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苹果占主导地位。

如果只是想获得一块屏幕,科技公司就不会造车了。毕竟汽车不同于手机,用户对汽车最重要的需求是安全可靠,造汽车跟造手机不是一个概念的事情。虽然电动汽车使得汽车市场的门槛降低了,汽车制造也已经逐渐模块化,特斯拉也证明了从无到有造车的可能性,但是即便是一样的模块化水平,造车也比造手机要难得多。在那么费劲儿的情况下,还执着地要造车,很显然他们的野心不尽于此。

现在科技公司打算把自家的车用在何处尚不可知,但是如果科技公司的无人车真的量产上了路,这无疑会给整个行业带来震动,最直接的就是Uber离实现自己的终极愿景更近了一步,可以省去司机这个如今最难控制的因素和最大的成本,而实现更加彻底的上帝视角的调配,实时对接需求。

对车企来说,合作可以省去一些自己进行技术研发的精力。但是正如蔡澈所担心的,如果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会有沦为“生产商”的危险,正如手机的代工厂,所以它们丝毫不敢懈怠。

8月初,宝马、奥迪、戴姆勒三大德国汽车厂商斥资3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92.2亿元)联合收购了诺基亚Here地图业务,其竞争者包括Uber、百度、腾讯、微软等。本为竞争对手德企三巨头,却在此时选择联手收购Here地图,正是因为在自动驾驶汽车技术中,智能地图技术是重中之重。它可以为自动驾驶汽车提供实时的道路数据、导航信息等,并指导自动驾驶汽车进行前进、转向、躲避障碍物等动作。谷歌、苹果等科技巨头已经在地图业务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资源,这使得传统汽车厂商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车企虽然“热情”地接纳了科技公司的车载系统,但同时也在限制技术供应商访问这些数据的能力。一些车企已经明确表示,他们不会向苹果和谷歌提供来自方向盘、刹车和油门等汽车功能系统的数据,也不会向他们提供有关汽车里程的信息。车企所掌握的数据有巨大潜在价值,可作为车企研究和提供溢价服务的有力基础,同时也能够作为抵御科技企业的入侵的沟壑。

可见相比合作的意向,车企的防备之心似乎更重一些,这也难怪。

虽然传统车企比如奥迪、奔驰都已经出了自己的无人驾驶汽车,但是在这样比较颠覆性的领域,科技公司通常表现出比传统车企激进得多的态度——他们往往财力雄厚、没有现有业务的束缚,能够投资于着眼未来的项目。而传统车企则更希望受益于技术的最新进展给汽车带来的超额利润,因此如丰田的选择就是与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一同建造研究中心,开发智能汽车,丰田希望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帮助人们成为更好的驾驶者,通过渐进式创新保持行业的领先地位。

传统车企和科技公司两方都想抓住未来汽车的机会,但是两方的力量的不均衡与目标的分歧,都会使合作不那么顺利。不过,新力量的加入必定会给这个原本一直发展缓慢的行业打上一支强心剂,不知道消费者在面对未来汽车的选择时,会更信赖传统车企的沉稳表现,还是更青睐谷歌苹果的黑科技呢?

 

图片来源:网络

易澄创新早餐:数据过度解读就是滥用数据

Big-Data-1


数据过度解读就是滥用数据:《大数据时代》作者、“大数据之父”舍恩伯格最近表示,在解释数据的过程中要非常小心,如果解释过度,实际上就是滥用数据。他鼓励人们通过数据去进行学习和创新,但要对数据跟现实的距离保持警惕。如何让大数据创造真正价值而非仅是商业炒作的概念,是全球大数据从业者的重要命题。
图片来源:网络

 

易澄创新早餐:苹果着手改进Xcode在中国的下载体验

Apple_Xcode


苹果着手改进Xcode在中国的下载体验:苹果着手改进中国应用开发者下载其开发工具的体验,以避免大规模攻击事件再度发生。此前因苹果应用开发工具Xcode在国内下载缓慢,大量开发者前往非官方渠道下载,给黑客植入后门创造了机会。作为生态系统领导者,如果不能洞悉合作伙伴的现实需求并及时作出反应,往往会对自己造成损害。

 

图片来源:网络

飞利浦的创新传奇,从最近的这把牙刷说起

philips
飞利浦的智能牙刷一直卖得不错,最近他们又想出了新花招:为不爱刷牙的熊孩子们设计了一款新的  Sonicare 声波震动牙刷,它的最大特点是附带了一款游戏应用,使孩子们在刷牙的时候可以赚取积分。其附带的 APP 里有一个叫 Sparkly 的可爱角色在屏幕上鼓励孩子们刷牙。刷完后,孩子们会赢得一些积分,孩子们可以使用积分来升级或养活自己的 Sparkly。

飞利浦还有一款能通过视频看到口腔脏物的电动牙刷,就像玩一款游戏一样,当牙刷伸到嘴里时,配套的应用程序就会显示一口脏兮兮的牙齿,视频中的画面会指导孩子认真地刷每一个对应的区域,动画的口腔成了“细菌王国”,将所有“细菌”打败后系统会颁发奖章以及奖励成就值。

这些游戏应用把孩子们厌恶的刷牙活动变成了一件令人期待的事,就像成年人玩游戏打怪升级一样,小朋友每天刷牙两次、坚持数月并且每次都完成刷牙程序就能获得最后的胜利,这样既能改善用户体验,又能为产品提升用户粘性。这种产品系统创新使产品和消费者之间培育起了吸引人的互动,正是由于飞利浦洞察到了孩子们不爱刷牙的心理,才使得这款牙刷如此受欢迎。除了牙刷上的小创意之外,飞利浦在其他领域所做的创新也不胜枚举。

世界第一片CD光盘

1982年,皇家飞利浦电子(Royal Philips Electronics)在德国汉诺威郊外的工厂制造出来世界上第一片 CD(Compact Disc)光盘,CD 的诞生开启了音乐工业的新纪元,它凭借出色的音质和耐用性,推动了数字娱乐技术的发展,为后来的 DVD 以及目前的蓝紫激光 DVD 铺平了道路。

在 CD 诞生的过程中,也并非只有飞利浦一家在单打独斗,自1979 年8月开始,索尼和飞利浦的研发小组、物理学家和音响工程师就分别到对方位于东京和埃因霍芬的实验室进行学习。这“相爱相杀”的两家公司在带有竞争性质的学习中,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到1980年6月,数字音频光盘协会通过了飞利浦和索尼共同提交的红皮书——包括所有 CD 和 CD-Rom 标准所需的技术规范。

在 CD 的创造上,飞利浦的所采用的最显著的一项创新是“创新十型”(“创新十型”源自《Ten Types of Innovation》一书,原书作者为 Larry Keeley、Ryan Pikkel、Brian Quinn和Helen Walters)中产品创新的一种——产品性能创新,这类创新会产生全新产品、更新现有产品以及显著增加附加价值的现有产品线的延伸。如果企业想要在创新上获得成功,必须要将多种类型的创新模式通过精心的研究和设计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这样才能避免被轻易模仿,使自己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飞利浦旗下还有一家宝丽金唱片公司,第一批 CD 便是通过这家公司推向了市场,这就属于产品创新中的另一种——产品系统创新——将单独的产品和服务连接或组合起来,从而形成强大且可扩展的系统。

管理流程,实现更快创新

通常,一个产品从形成想法到上市,需要经历研究部门、产品规划部门、产品设计、工厂、战略部门、财务部门、市场部门、销售团队等。大部分公司都是一个步骤做完了再做下一个,而飞利浦则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团队,由各个部门的相关人员共同参与,在产品开发的早期就紧密协作,全面考虑各个环节,甚至包括在设计上是否符合网上购物渠道的特点。

这样的好处在于,可以避免产品设计完成后投入生产,才发现生产工艺实现成本太高、产能跟不上、不具价格优势等问题,从而耽误产品周期。飞利浦使各个环节并行工作,加快了创新速度。这在“创新十型”里属于运营和业务系统创新中的结构创新,指企业以特有的方式组织企业资产(包括固定资产、人力资本和无形资产等)来创造价值,可以是优秀人才管理系统,也可以是对资本、设备的独创配置方式,还可以通过结构创新来改善一家企业的固定成本和部门职能。

创新远远不止“发明一样新产品”那么简单,在“创新十型”中,还有模式创新、网络创新、流程创新、服务创新、渠道创新和品牌创新等等,这些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分析所处的竞争环境,通过更加系统的方式来思考创新,进而提升企业创新的能力和成功概率。

图片来源:网络

 

易澄创新早餐:骊住继续在中国市场的多品牌战略

lizhu


骊住继续在中国市场的多品牌战略:日本卫浴生产商骊住集团将在中国推出低价位卫浴品牌COBRA,延续了其在中国市场的多品牌战略。此前,骊住面向地方性核心城市推广大众价位品牌美标;同时,向一线城市推广高端品牌高仪。通过设定面向不同消费人群的不同定位和价格,骊住有效地管理了品牌资产,避免了对消费者的心智干扰。

 

图片来源:网络

谷歌不在中国这些年:错失良机,努力返华

google-back

近期,谷歌即将返华的消息又一次在各大媒体间流传。根据美国知名科技媒体 The Information 和 Business Insider 的报道,谷歌将通过为中国大陆量身定做的“妥协版”Google Play 商店再次归来。在传闻中,其妥协的内容包括不在商店内销售电影和书籍、使用中国本地的 IT 基础设施资源等。在谷歌“消失”了五年后,它所错过的,以及它即将做的下一步行动,都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2010年,谷歌因审查问题与中国政府交恶,随后借黑客攻击问题指责中国,并宣布停止对谷歌中国搜索服务的“过滤审查”,将搜索服务由中国内地转至香港。从此,中国大陆的网民便与这个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网站之间隔着一道厚厚的墙。

那一年,傲娇的谷歌对自身实力太过自信了。谷歌不在的五年里,中国大陆的互联网发展达到了高峰期,智能机市场也迅速增长。面对这块诱人的蛋糕,谷歌的返华似乎成为了一件迟早都会到来的事。

那些年机会好多,可惜谷歌没来

首先,谷歌在搜索引擎广告上就损失了一大笔收入。市场调研机构 eMarkerter 曾在今年4月做过预计,2015年全球花在搜索广告上的投入将达815.9亿美元,比2014年的701亿美元增长16.2%;其中中国市场的搜索广告收入将达到149亿美元。如果谷歌能拿下中国市场份额的百分之十,这将是14亿美元。

对谷歌而言,最为遗憾的一点还是它错过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时期。2010年初中国网民数量3.84亿,2015年6月数量达6.68亿,几乎增加一倍;更重要的是,当时中国手机网民3070万,而如今高达5.94亿,几乎增加20倍。这意味着谷歌错失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最佳机会窗口期。

在这五年间,虽然由谷歌主导的安卓系统在中国的手机市场里占据了绝大多数份额,但是几乎所有国内的安卓手机厂商均采用了经过深度修改和定制的安卓系统,其中谷歌的互联网服务和产品被删除干净,植入了大量的自家或者第三方的应用软件,谷歌无从获利。

随着2014年百度系、腾讯系、360系等互联网巨头企业相继涌入移动应用分发平台市场后,整个移动应用分市场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据易观智库发布的报告显示,在2015年第二季度,中国全渠道应用分发市场中排在市场前三名的为百度系、腾讯系和360系。在中国移动的应用分发市场里,这三系稳稳地包揽了八成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余中小型应用商店基本退出竞争。在今非昔比的市场里,谷歌想要夺回江山的难度可见一斑。

努力合作,只为返华

circle

为了顺利地返回中国大陆,谷歌需要为自己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并打通这个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开发者、用户、手机厂商、政府、合作伙伴等。为此,谷歌所做的努力可不少:去年的 11 月 20 日,Google宣布中国开发者可以向全球 130 个国家的 Google Play 商店售卖自己的应用,所得收入可汇入中国本地的银行账户;今年 6 月 1 日,Google 为鼓励国内手机厂商预装 Google Play 应用商店开出了每部手机补贴 1 美元的价码;而后,有网友发现 Google 疑似注册了多个与 Google Play China 相关的域名,如「googleplaychina.com」,「googleplaychinaedition.com」等(透过 MarkMonitor);在今夏举办的 TechCrunch 上海峰会上,Google 更是成为大会的赞助伙伴并在分会场举办了一场针对 Google 移动应用的论坛。

为了获得中国政府的批准,谷歌将在通过政府审核的情况下,打造特别版的应用商店来满足中国市场的需要,并将数据存储在的大陆地区,以此进入中国。目前谷歌已向中国方面作出保证,其在大陆业务将遵守当地法律,并阻止 Google play 发布一些被当地政府认为不合时宜的应用。

此外,这次谷歌的 Nexus 手机首次与中国大陆的智能手机厂商合作,也提供给大众无尽的想象空间。每一代 Nexus 手机都是谷歌设立的标杆,此前 HTC、三星、LG 都曾代工 Nexus 系列手机,而此次 Nexus 由华为这样一家被视为与政府高层联系紧密的中国通信厂商代工,令人不得不联想到谷歌的野心。谷歌能推动华为进军美国市场的步伐,而华为除了能为谷歌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之外,还能为谷歌提供宝贵的销售渠道,并帮助谷歌获得在华开设 Google Play 的许可。这一切都显得合情合理。

这几年,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了全球第一大的智能机市场,而安卓系统在中国智能机中的占比更是达到了九成,这对谷歌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且无法忽视的诱惑。在错失了五年的良机之后,面对如今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谷歌想要真正重返,还需因地制宜地作很大的努力。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