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豆瓣评分只有4.6的电影是如何做到250%的投资回报率的

tineytime

在热闹非凡的暑期档,有被赞扬声包围的票房黑马,也有被吐槽声淹没的烂片,而《小时代》却总是处于舆论漩涡的中心,大量的抨击者和支持者一起,把它推上了“最赚钱电影”的宝座。

在上映的一周时间里,《小时代4》获得了4.57亿元的票房,《小时代》系列四部电影加在一起的票房超过了17亿元,而总投资只有大约2.2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它的投资回报率已经超过了250%。

郭敬明作为一名没有任何专业背景的导演,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起文人更像商人的他,是如何通过这一系列不被业界看好的电影赚得盆满钵满的?

低于你想象的成本

《小时代》系列最为人诟病的一点就是郭敬明在原著中所彰显的“不太健康的金钱观”,其笔下的年轻人个个身着世界名牌、以奢侈品傍身,颇有“炫富”之嫌,而电影中的奢华效果也丝毫不减:《小时代》前两部征用了超过3000件的大牌服装;而后两部更是调用了超过7000件的大牌服装,涵盖 LV、Burberry、Hermes、Dior、Fendi 等80多个国际品牌。

看起来,光是这些服装的成本就非常高昂,实际却是:它们有些是电影艺术指导黄薇从 VOGUE 台湾借来的杂志样衣;有些是国际大牌主动提出要支持《小时代》电影的拍摄。各种赞助商为电影提供广告、赞助、场地等支持加在一起几乎有七八千万的价值,这些赞助也帮助《小时代》节省了许多的制作成本,光是品牌鸣谢名单就长达七分钟。

其次,在演员阵容上,除了杨幂名气稍微响一些,其余的郭采洁、郭碧婷、陈学冬等主演在开拍时都属于新人,片酬并不高昂;而“套拍”的拍摄手法也使得电影的成本得以控制。在 79 天的时间里,郭敬明完成了所有镜头的拍摄。在后期制作过程中,他将这些镜头剪成了两部不同的电影,也就是我们能够看到的《小时代》的第一部和第二部,其余的第三、第四部也是如法炮制。

此外,这部青春片既不需要像古装片一样搭建布景,也不需要像视效大片一样高昂的特效费用,郭敬明更是通过尽可能地完善电影制作的流程,来减弱自己导演能力不足对项目的影响。

颠覆传统的营销方式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电影营销的大环境也发生了许多变化,互联网在营销中的地位正变得越来越重要——比起线下铺广告和做落地活动,微博这样的社交网络可以使营销者们以更廉价、更便利的方式触及到更多目标观众和潜在消费者。郭敬明则抓住了这个特点,利用他在过去十年中累积了千万粉丝的微博账号作为传播源头,不断更新电影进度,适时地发布与电影有关的平面、视频物料。

而对于大数据的关注和应用成为了《小时代》系列电影营销大获成功的关键之一。在项目开机前,所有的大的时间节点,包括拍摄周期、营销宣传中各种物料的制作周期和发布时间都已经被确定下来,有的甚至被确定到某个时刻——比如选择微博活跃度最高的时间发布。

作为投资方同样也是营销方的乐视影业,在投资之前已对同名原著在网上的点击量、点击用户身份等关键数据进行了调研,将潜在观众分成了核心圈、第二圈和第三圈;还对同档期上映的影片以及过去一年消费者对于同类影片的反映都做了数据分析,然后用从视频营销到网站推广中获得的数据来说服院线排片。

此外,粉丝与专业影评人之间围绕“炫富”、“奢侈”等价值观层面上的激辩本身就成为了一个有利于传播的热议话题。而郭敬明站在奢侈品的一端,不但赢得了更多顶级品牌的支持,同时也引起了更高的社会关注度。

不论《小时代》的艺术价值被多少专业影评人诟病,它在电影的成本控制和营销方式上所做的创新却是毋庸置疑的。充分借助互联网的平台优势进行传播、靠话题博得网民关注、使用大数据进行精准营销,是商业片宣传手段的大势所趋。

图片来源:网络